2017年“印度洋历史周”国际学术研讨会召开

    [来源] 法国留尼汪孔子学院     [发表时间] 2017-11-29 11:58:23 
 

当地时间11月13日至18日,一年一度的“印度洋历史周”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法国留尼汪省圣但尼市召开。来自中国、印度、欧洲及印度洋地区的40余名史学家、学者和教授应邀参会并做了学术报告,800余名听众到场参加。此次国际研讨会由圣但尼市政府、印度洋国际史学会、留尼汪大学、留尼汪孔子学院等机构联合举办。

研讨会开幕式在圣但尼市政厅举行。圣但尼市副市长兼文化与遗产部长佩斯泰(René-Louis Pestel)、印度洋国际史学会会长夏瓦(Prosper Eve)、留尼汪孔子学院总院长莫合(Nicolas Moreau)、外方院长管美玲(Aline Kwan)、中方院长于奇智等嘉宾出席了开幕式。


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上,华南师范大学副教授王秀丽做了《10至14世纪寓居中国沿海的阿拉伯人》的学术报告。调研报告反映出印度洋周边地区经济活动与多元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面貌,对寓居中国沿海的阿拉伯商人在海外贸易、城市建设、外贸与财政管理等领域的活动与贡献给予了肯定,同时也分析了这一时期中国经济情况和中华文明的丰富包容。


王秀丽做报告


现场观众提问

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张小贵阐述了对近代巴斯商人的历史研究成果。他认为,清代活跃在广州口岸的摩卢人是从北非迁移到印度的穆斯林。中外文档均有记载,从17世纪末他们就是中外商船上的水手,且享有很高声誉。这一论证有利于进一步研究近代以来两个族群在印度洋中外贸易中的作用。


张小贵做报告

留尼汪孔子学院一直坚持学术研究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此次学术活动有助于留尼汪孔子学院学术研究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同时也为当地民众了解更具深度的历史文化信息搭建平台。

供图:何一平